轮胎行业海外建厂黑名单
编辑:admin 日期:2025-09-15 20:35:58 / 人气:
中国轮胎企业为了避开“双反”的影响,开始了在海外建设自己的轮胎基地。2012年,赛轮投资约6亿人民币建设越南工厂,也是轮胎企业在海外的首家轮胎厂。随后中策、玲珑、贵州、森麒麟、双钱等多个轮胎企业开始在海外建设自己的轮胎基地。
海外建厂3要素
海外建厂已成趋势,但是去哪里建厂?如何选择海外基地也是轮胎人必须考虑的问题。那么选择海外基地必须要注重哪些方面?
1、国际商业政策
据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成为世界上受到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轮胎企业更成为“双反”调查重点。
对于轮胎企业来说,国泰民安是最重要的,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是不可能培育出好的轮胎厂的。还有就是在政策和文化上非常排华的国家,例如1998年的印尼暴动,据官方统计有1200余华人被杀害。政权不稳定的国家也是海外建厂慎重考虑的对象。
2、劳动力成本
以前中国被称之为世界工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富士康能在中国迅速崛起就是例证,而现在富士康为啥搬走,也是因为中国人力成本的上涨。相比较之下东南业的人力成本更低,不仅仅是轮胎其他行业也在转移产能到人力资源更便宜的地方。
大批量轮胎生产过程中,上百甚至上千台设备全部运行的时候对电力的消耗也是很可观的。人工费更是不用多说,现在随便一个涉及到技术的工作,人工费都不会便宜,更何况是企业用人成本。东南亚的电费相比我国价格会低一些,而廉价劳动力又是国内企业看重东南亚的又一原因。国内成熟的技术工月薪五千左右,越南工资只需要一半。
3、原材料成本
橡胶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轮胎的价格走势,目前国内天然橡胶的产量仅占国内天然橡胶总需求量的20%左右,作为轮胎加工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天然橡胶,约80%需要从其原产地东南亚国家进口。东南亚自然也就成为轮胎企业的首选建厂地,不仅橡胶价格便宜,也不再需要缴纳进口税,减少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无论是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还是国家出台的相关税收政策,或者是地理位置、运输条件,东南亚都是中国轮胎企业出海的不二之选。今天咱们反其道而行来看看哪些地区是中国轮胎企业投资的禁地!
1、俄罗斯
2022年,俄罗斯乌克兰战争爆发,时至今日三年时间。战争开始后,在俄罗斯的多家轮胎工厂就处于停产状态。战争开始后,米其林、普利司通、诺记、马牌等多家轮胎企业不断寻找买家,出售俄罗斯资产。
这些轮胎企业的离场,给了中国轮胎企业很多机会。早在2023年4月,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口的轮胎数量为,2023年前4个月为2187.3吨,同比增加431.7%;货值1亿元,同比增长13.4倍。同时也有不少轮胎企业表示,俄罗斯依然成企业主要的出口国之一。
外贸生意可以有,但轮胎企业过去建厂行不行,在这里还是一个问号。国际形势严峻,而且轮胎企业投资海外工厂动辄就是几亿十几亿的资金,且因为国际形势的限制在俄罗斯的工厂对于轮胎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也是问题。
2、斯里兰卡
2022年7月6日,斯里兰卡总理宣称国家已破产。2022年年初,山东昊华刚刚与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签署了二期新增土地协议,为其在斯里兰卡的“锡兰轮胎厂”扩充6.8万平方米的土地面积。而早在2020年年底,山东昊华就已为该工厂的一期项目投资了3亿美元(约合20亿人民币)。
斯里兰卡破产之后,2023年9月,越南平福省官员为中国轮胎制造商山东昊华轮胎集团继续建设价值5亿美元的客车和卡车轮胎厂开了绿灯。
3、印度朝鲜
再来说一下中国周边的,朝鲜和印度,这两个国家虽然也有着庞大的轮胎市场,但是他们对外国企业的进入和投资都十分谨慎,也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话说回来,较高的政治风险也是轮胎企业不能承受的。
4、欧美日韩
欧美有市场,庞大的轮胎市场也让中国轮胎企业望眼欲穿,但是欧美入驻的经济门槛又太高了。不是不想去,而是去不起!
日韩多家轮胎企业在中国都有自己的轮胎厂,但是中国的轮胎厂想在日韩建厂却是太难了。拿日本举例,国土面积不大,却有多家响当当的轮胎企业。其中,以普利司通为例,有业内人士表示,普利司通一家轮胎企业在日本当地占据着近50%的市场份额。邓禄普、通伊欧、优科豪马几家轮胎企业在日本当地占据着40%的市场份额。剩余的不到10%的市场份额则是其他轮胎企业争抢。
韩国几乎面临同样的问题,国土面积不大,市场不大。但是本土企业拥有绝对优势。所以中国轮胎企业就不值得花大力气去抢夺所剩不多的轮胎市场。
5、非洲
摩洛哥时间2023年10月21日,森麒麟智能制造工厂在摩洛哥开工建设。森麒麟集团投入资金2.97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北非国家“桥头堡”摩洛哥投资建设4.0智能制造工厂,加快推进森麒麟“833plus”战略规划、优化全球产能布局。
非洲轮胎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潜力巨大,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然而非洲部分地区法律法规可能不够完善,企业运营也存在着风险。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成本、政策和环境以及技术和人才等多个因素。非洲建立轮胎厂也是个有潜力的选择。且中国轮胎企业已然选择,接下来,相信也会有不少轮胎企业加快扎根非洲的建设步伐。
轮胎企业走出去是必经之路,但是每一步棋下到哪?这里要考虑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成本、技术和人才以及政治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且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和风险评估。也希望每家轮胎企业的产能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利润回报。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SUV与轿车哪个好?固特异轮胎给出答案10-26
- 载30多名乘客大巴轮胎螺丝断了5根,司机竟浑然不知10-24
- 轮胎爆炸 妈妈抱婴儿出门瞬间被炸飞10-21
- 利用废旧轮胎炼油 两男子以污染环境罪获刑10-11
- 广州通路轮胎汽配批发厂家打造品牌轮胎经销集散中心又近一步10-10
- 赛后聚焦 | 锦湖轮胎为十一黄金周武汉街道赛征程全力应对挑战10-08